老职工代表刘尚武研究员在西高所建所5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发言
继往开来 再创辉煌
刘尚武
各位领导,来宾、同志们、同学们:
作为一名从事了多年植物分类学研究的老植物学工作者,可以说我见证了澳门人威尼斯3966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建所五十周年,首先要感谢青海省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也感谢科学院历届领导全方位的指导以及特别的关爱。此刻,我的心情很不平静,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怀念为西高所的创建做出卓越贡献的已故老领导、老一辈科学家们!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为建设和发展西高所做出贡献的所有职工,他们曾经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汗水,甚至于付出了生命。
五十年来,西高所的研究方向逐步扩展,建所初期主要从事高原野生动植物区系、分类、资源调查及其综合利用、高原水生生物资源及渔业生产、农业丰产技术、小麦育种、青藏高原草地资源调查及合理利用、高原动植物生长发育及生理学等方面的初步研究。目前西高所以青藏高原生物学研究为主,重点开展青藏高原生态与环境、特色生物资源持续利用和高值生态农牧业学科领域,满足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西高所为我国高原生物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十年来,西高所组织过30余次(含与外国合作)较大规模的野外科学考察,科考人员的足迹遍布青藏高原。当时由于交通不便,每年出野外都带上帐篷、行李以及生活用品等,乘车到达州、县所在地,而后骑马到海拔4000~5000m的地区进行考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走到那儿,那儿就是家,风餐露宿,野炊常常是半生不熟。实际上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练就了一顿饱一天的特殊本领,这就是许多人得胃病的根源。有时每年有4个多月时间在马背上度过。逾越了许多难以计算的险阻,尝试了青藏高原缺氧、雨雪瞬息万变、雷电交加的苦涩。经过大家的艰苦努力,我们基本查明了青海的全部动植物种类、分布,也多次赴西藏、四川、云南、新疆地区考察,采集收藏了大量动植物标本,先后主持或参与编写完成《中国植物志》、《龙胆属世界专著》、《中国动物志》、《青藏高原的蝗虫》、《青藏高原鱼类》、《藏药志》、《青藏高原药物图鉴》、《青海植物志》、《西藏植物志》、《四川植物志》、《西藏鸟类志》、《西藏哺乳类》、《西藏阿里地区动植物考察报告》、《青海植被》等多部学术专著,为西高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获得了多项国家、青海省的奖励。
今天的西高所已今非昔比,可谓人才济济,成果累累。科学研究系统、支撑系统、管理系统和后勤服务系统建设逐步完善。如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是全国乃至世界上收藏青藏高原生物标本最多的标本馆。收藏量已达 48万份;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如拥有3个野外台站,1个院重点实验室和 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加,有理由相信西高所的明天会更好。
1962年我有幸调入西高所工作,我一直深爱我的西高所,在纪念建所50周年的今天,请允许我代表所有老同志们提个希望,希望今后研究所加强科研队伍的力量,加大对青年科学家的支持力度。希望我们的青年科学家也能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热爱高原,热爱高原生物学事业,为西高所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愿离、退休的老同志身体健康!大家身体好、少生病,就是对研究所的支持,希望大家继续关爱西高所、宣传西高所。
祝愿在职的同志们再创佳绩!祝愿研究生同学们学业有成,成为有抱负、有理想、新一代高原生物学家!
衷心祝愿西高所的明天更加辉煌,让我们为把西高所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原生物学研究所而努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