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青海:科学呵护生态 唤来金山银山
本报记者 罗 冰
砥砺奋进的五年·绿色发展
“以前给牦牛称重,10多个壮劳力,一天才能完成五六十头,现在用智能称重系统,一个半小时就称完150多头了;过去养羊一般到两三岁才能出栏,每年只能在秋季出栏一次,现在科学饲养,羔羊6个多月就能出栏,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均衡出栏,草场压力小了、收入也增加了……”
41岁的青海省贵南县森多镇嘉仓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仁庆塔,一边用热气腾腾的奶茶招待客人,一边用有点生硬的汉语滔滔不绝地介绍着,黑黑的脸膛泛着亮光,掩饰不住的喜悦化作阵阵爽朗的笑声。
给仁庆塔和他的藏族同胞们带来巨大变化的,是青海省财政支农专项和重大科技专项“三江源智慧生态畜牧业平台建设”及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STS)项目的实施。
“三江源智慧生态畜牧业平台建设,目的是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的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水平,构建以减压增效为目标的智慧生态畜牧业新模式,通过云平台,草畜详情一览无余,通过诊断和精准放牧系统,可实现草畜平衡,恢复生态。为促进三江源区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为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提供示范模式。”项目首席专家、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纪远研究员介绍,两年来,该项目不仅让牧民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也为三江源生态保护探索了科学路径。
从粗放生产到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
青海省境内的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我国淡水资源重要补给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作为地球生态链条中的重要环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和珍贵生物基因的重要宝库,三江源是我国极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但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这片生态“处女地”的环境日益恶化,长期过度放牧造成草场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冰川、湿地退缩,生物多样性锐减。
面对问题和挑战,如何科学认识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主要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响应、系统研发和集成退化草地生态恢复重建技术、创建兼顾生态保护和生产发展的管理新范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2015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青海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澳门人威尼斯3966等科研单位承担的总投资4000万元的三江源智慧生态畜牧业平台建设项目启动。
“青海生态保护责任重大,保护生态不是一味地把生态‘护’起来,而是要靠生态吃饭,让百姓享受到生态的红利。这正是我们这个项目的立意,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传统畜牧业,实现生态保住、生活提高、生产发展。”青海省科技厅副厅长张超远介绍说,在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的基础上,科研人员尝试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生态畜牧业发展途径。应用现代技术成果,集成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音视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专家智慧与知识,实现高原畜牧业可视化诊断、远程控制、灾害预警等智能管理。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青海省专门成立了示范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项目组克服了战线长、海拔高等困难,使项目于今年7月29日通过了专家的现场验收。
从不相信科学到离不开科学
“瓜正切!瓜正切!”
这是73岁的藏族老人普拉杰用藏语由衷地表达着自己的感谢和钦佩。“瓜正切”是藏语“谢谢”的意思。他感谢和佩服的人是中科院澳门人威尼斯3966的徐世晓及项目团队。
徐博士的团队创新集成的禾豆混播饲草建植、饲草料加工和牛羊冷季精准补饲等技术应用,使藏系绵羊和牦牛的饲养周期比传统的常年单一放牧方式分别缩短了一年半和两年半;尤其是应用高寒牧区牧草青贮技术后,显著提升了牦牛冷季饲草营养品质,过去一般4岁才产犊的牦牛,如今3岁多就能产犊了。这可颠覆了老人一辈子的经验认知。开始他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后来听说仁庆塔家的3岁牦牛生了牛犊,就叫上尼布治、华旦确等几个也是70岁以上的老伙计一起来看个究竟。当他们掰开母牛的牙口验证后,才彻底信服,纷纷竖起了大拇指,饱经沧桑的脸也笑开了花。
“过去这里的老百姓不信科学,现在都信了,都对科学养殖感兴趣了。过去专家来讲课,通知大家来听,有的人找个借口就不来了,来的人也不好好听,有的玩手机游戏、有的大声打电话,现在不同了,人人围着专家转,想方设法把专家往自己家里请。”仁庆塔说。
被贵南当地牧民们当作贴心人的徐世晓和他的团队,承担了智慧生态畜牧业贵南典型区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课题。针对三江源高寒草地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草畜季节性失衡、饲草利用率低等关键问题,他们集成优质人工草地建植技术、优良牧草青贮技术、饲草料精准配置和高效利用技术、牦牛营养均衡养殖技术、藏羊高效繁育调控技术等成套技术体系,手把手地教给牧民,点对点地悉心指导,仅返青期休牧这一优化天然草场利用技术的示范面积就达到10.2万亩,使退化草地生物量提高21.2%、覆盖度提高25.3%。
目前,这一示范项目初步建成“天然草地合理放牧—饲草基地建植与管理智慧支撑—优良青贮饲料加工—饲料精准配置—牦牛、藏羊冷季补饲与健康养殖—高原特色畜产品加工信息化管理—畜产品质量追溯与电商平台”为一体的智慧生态畜牧业产业链。
从技术创新到组织模式创新
东智才让,这位森多镇加尚村的牧民,去年把自家的牛羊和草场作价入股交给嘉仓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自己来到贵南县城里开了一家复印社,当起了小老板。
结合青海省农牧厅着力推进的股份合作制合作社建设,牧民以作价入股的方式把牛羊和草场交给牧业合作社,形成由专人放牧、销售、管理和年终统一分红的模式,是青海在大力发展智慧生态畜牧业、破解草原生态建设一系列难题中闯出的一条科学新路。
“拦都拦不住,牧民都想加入合作社,尤其是大户。”现在,仁庆塔的合作社已有50多户牧民,养了800多头牛、3652只羊。合作社每月开一次会,商量分工等。“合作社好处太多了,统一组织起来有助于科学放牧饲养、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统一经营销售,价格卖得也好,牧民不用担心牛羊销路,草原的负担也减少了。遇到家里有事,也有人给照看。”说起合作社,仁庆塔津津乐道。
“组织模式的创新也是生产力。”青海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处调研员张燕说,通过发展畜牧业合作社,实现畜牧业的产业化、市场化,推动和促进畜牧业在建立生态体系的过程中,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强化,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她兴致勃勃地向记者展望:今后的某一天,你在超市里拿起一块青海产的牦牛肉,想追根溯源的话,用手机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立刻就能看到这块肉产自哪个牧场、哪头牛,甚至天然草场的蓝天白云都呈现在眼前。这是因为在智慧生态畜牧业重大专项里设计了一个畜产品质量控制和效益提升环节课题——以推行环境品质控制、生产流程控制、产品质量控制这“三控”为核心的有机绿色畜产品全程信息追踪管理技术,在产品增值流通环节推进现代物流与电商平台一体化的营销增值模式,实现了减轻草地放牧压力、恢复草地生态,同时提升畜牧业效益增速的生态畜牧业双重目标。
“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怎么转变?转变的过程,肯定就是科技创新的过程。席大大总书记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转成金山银山,靠什么转?就要靠科技。”张超远说。
在三江源区辽阔的草原上,科技改变生活,科技创造财富,科技引领未来,真正实实在在让人体味到了“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真谛。
来源:科技日报